浙江東陽藍天保衛戰方案(鍋爐相關)
1、深入貫徹執行《浙江省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行動計劃(2018—2020年)》《浙江省天然氣發展三年行動計劃(2018—2020年)》和《金華市“十三五”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》。按照“宜氣則氣”“宜電則電”原則,積極引導用能企業實施清潔能源替代,到2020年,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到35%,清潔能源消費占比提高到30%。提高天然氣利用水平,進一步完善城鄉配氣管網建設,到2020年,全市天然氣消費量達到1億立方米。
按照統籌規劃、清潔高效、規模開發、注重實效的原則,有序發展水電,優化太陽能開發布局,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、地熱能等。在具備資源條件的地方,鼓勵發展生物質熱電聯產、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及生物天然氣。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納力度,基本解決棄水、棄風、棄光問題。力爭到2020年,將東陽市打造為省內一流的清潔、高效和服務規范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基地。
2、控制煤炭消費總量。加強能源消費總量和能源消費強度雙控,嚴把耗煤新項目準入關,新(改、擴)建耗煤項目實施煤炭減量替代。到2020年,全市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下降5%以上。重點削減非電力用煤,提高電力用煤比例。繼續推進電能替代燃煤和燃油,替代規模達到國家要求。不再新建35蒸噸/小時以下高污染燃料鍋爐。強化煤炭質量控制,推進煤炭清潔化利用,2020年底前,潔凈煤使用率達到92%以上。
嚴格控制燃煤機組新增裝機規模,新增用電量主要依靠區域內非化石能源發電和外送電滿足。在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,到2020年,接受外送電量比例比2017年顯著提高。
3、開展燃煤鍋爐綜合整治。加大燃煤小鍋爐淘汰力度。全面淘汰10蒸噸/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,城市建成區基本淘汰茶水爐、經營性爐灶、儲糧烘干設備等燃煤設施;基本淘汰10蒸噸/小時以上35蒸噸/小時以下燃煤鍋爐。35蒸噸/小時及以上高污染燃料鍋爐全部完成節能和超低排放改造。燃氣鍋爐基本完成低氮改造。
加大對純凝機組和熱電聯產機組技術改造力度,加快供熱管網建設,充分釋放和提高供熱能力,淘汰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鍋爐和散煤。在不具備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條件的地區,現有多臺燃煤小鍋爐的,可按照等容量替代原則建設大容量燃煤鍋爐。2020年底前,30萬千瓦及以上熱電聯產電廠供熱半徑15公里范圍內的燃煤鍋爐和落后燃煤小熱電全部關停整合。
4、深化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建設。對照《高污染燃料目錄(2017版)》要求,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優化和重新劃定工作。全面排查禁燃區內高污染燃料設施,確保無死角、無盲區,限期淘汰或實施清潔能源替代。開展城市建成區無煤區建設。